第566页
她这么一提,圣人便知她要说什么,思忖片刻,就对匡敏说:“让阿豫净面之后来这儿。” 匡敏略有些惊愕,圣人知他心思,补了一句:“多少年的事情了,他沉寂了这么多年,也没必要再遮掩下去。”也就是说,不必避人耳目。 圣人寻思着,若是他去了,对方的身份可就再也没办法大白于天下,说不定还会惹上什么不必要的麻烦。再说了,秦琬终究是小一辈,没经历废太子一案的惊涛骇浪。哪怕沈家因此事而元气大伤,这些年也缓过来了,纵然还有些计较……圣人心里,其实不大乐意看到外戚强盛的局面的,甚至有几分乐意柴豫和沈家对上,毕竟秦恪并没有掌控全局的能力,一不留神就很容易被妻子左右,若是秦琬再和沈家一条心,那就没得玩了。 秦琬听到“阿豫”,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,定了定心,耐心等候。 饶是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,见到匡敏身后那位挺拔的男子时,仍旧有些震惊——这人长得实在太好,俊美得简直就像带了神光一般。岁月和磨难夺去了他的神采飞扬,却让他多了一丝成熟和沧桑,越显魅力。乍一眼看上去,简直瞧不出年龄,说他三十许也有人信,谁知道他比秦恪还年长好些? 她原先以为,苏锐便是她见过得最具男性魅力的存在,今日一看,才知何谓伯仲之间。若这位先前愿意露出真容来,天下女子立刻会分成两派,为谁究竟是天下第一伟丈夫而争执不休,甚至不顾淑女形象,厮打起来。 这就是那个平日不修边幅,懒洋洋没个正型,成天喝劣酒的周五?举手投足,一看就是大家气度,再加上这张脸…… 圣人也多年未见柴豫真容,今儿见着了,不由心中一痛——柴豫成名时不过十二岁,成为果毅都尉的时候也才十七,真真正正的少年英才。哪怕废太子妃和柴良娣之间的火药味很重,也不妨碍太宗对大夏第一位嫡公主夫婿的仔细、慎重、精挑细选。 事实上,柴豫一直没成亲,便是铁血强势的太宗皇帝压着不让,愿意许他一份天大的恩典。若不出意外的话,待到他二十四五的年纪,陈留郡主便已及笄,郎才女貌,身份相当,端得是令人艳羡的天作之合。 奈何,天意弄人。 想想陈留郡主的夫婿,申国公高衡;再想想柴豫如今的娘子,虽然贤淑,却完全无法与陈留郡主相比。哪怕柴家与废太子作乱的时候,陈留郡主十岁不到,两人并无绮念,也不妨碍知情人心中的遗憾和不足。 三十多年啊,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多年呢? 想到这里,圣人放柔了口吻,轻声道:“裹儿,这是柴豫。”说到这里,顿了顿,才道,“大哥良娣的侄儿。” 秦琬何等伶俐的人,一听圣人这么说,立刻明白了柴豫的身份,活下来却自暴自弃的原因,也懂了自己一家人在彭泽,面对四面八方都危机都毫无所觉,平安活了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。光靠赵肃的经营,那是断不够用的,也只有柴豫这种,出身高门,威望甚高,大家都服气,又特殊时局特殊身份的人,才能在暗处护着他们。 这么一想,原本的生疏就化作了几分感激,顺带着还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——这也是逆反心理在作祟了。沈曼姓沈,哪怕不一心惦记着娘家,做到这位置上,自然要给娘家人优待,富贵不算,还要荣华,高官厚禄必不可少。偏偏秦琬除了沈淮外,对沈家旁人没半只眼睛看得上的。她到底姓秦,又有青云之志,很不乐意拿实打实的官职去做人情,拆自家的墙补人家的坑,又碍着母亲的面子,不得不这么做。明面上虽不显,暗地里,她却是憋着一口气的。哪怕知道沈家与她是天然的盟友关系,也不妨碍她因圣人的态度,从而对柴豫产生的那一抹信赖。 第三百四十五章 实职实缺 柴豫是个什么样的人? 出身名门,年少才高……你可以将诸多溢美之词往他身上加,却无法抹去一个血淋淋的事实——他跌了一个跟头,这个跟头栽得实在太重,重得他根本没办法爬起来。 哪怕他想,现实也不让。 一想到这里,秦琬便觉惋惜:“柴将军身份特殊,不知皇祖父意下如何?” “阿豫。”圣人望着柴豫,颇为神伤,“这些年实在是苦了你……” “柴豫这条命是您保下的,并无苦不苦一说。”柴豫正色道。 哪怕心中想了一千遍,一万遍,与家人同去,而非苟且活在世间。他也明白,圣人当时能保下他,是花了很大力气,担了很大风险的。太宗皇帝雷霆之怒,又有宠妃庶子在一旁咄咄逼人,圣人能想到他,已经是高瞻远瞩、宽厚仁慈了。 他虽自暴自弃,却没将人品、才学一并丢了,这些年也时时留意着局势,明白圣人有安排他的意思,他也不欲让圣人为难,想了想自身的处境,再权衡了一下如今的局面,便道:“臣愿去西南。” 西南虽有川地号天府之国,却也有“蜀道难”的说法,比起西北、东北和江南,西南虽繁华,到底差了那么一些,加上气候又略潮湿,于人生活略有些不便。京中之人,倒有不少不想去蜀地做官的,那儿……怎么说呢,也有些略不服朝廷管教。 再有便是魏王,魏王虽被常青哄骗,没招出血影来,在西南的经营却被圣人得知了。少说有三五银矿、铁矿,不在朝廷的掌握之中。 --